摘要:反抗精神的呐喊:拒绝被豆瓣束缚
豆瓣作为一个流行的社交网络平台,汇聚了大量热爱阅读、电影、音乐等文艺内容的人群,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对于文化交流和品味的需求。然而,在豆瓣的
反抗精神的呐喊:拒绝被豆瓣束缚
豆瓣作为一个流行的社交网络平台,汇聚了大量热爱阅读、电影、音乐等文艺内容的人群,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对于文化交流和品味的需求。然而,在豆瓣的平台上,似乎还隐藏着一股强制性的规范,它试图推行着某种标准化的审美和思维方式,让广大用户在豆瓣的既定框架内自我审查和规范,这让我感到相当不快。
个性被削弱:豆瓣审美标准的强制性规范
豆瓣平台中有着非常严格的文化指南,比如它对于书籍、电影以及音乐的评分标准,要求用户必须根据官方打出的标牌去评判作品的优劣,即便是有着独特的文化背景和个人审美观的用户,也不能免于受到这种客观标准的影响,好像设定替代个体审美决策的普世标准就是一种到位的表现。
此外,作为一个文友社交平台,豆瓣的文艺氛围当然是不可或缺的,但是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你在豆瓣上发表一篇心血来潮的影评,结果却被平台打回了原形或者被直接删除了。网友们反映,豆瓣管理团队对于不符合楼下“一些共识”的观点、作品评价和挑战一些先验的“真理”的用户观点都会采取打压、删除等手段,这种文化上的异化,甚至不允许社区成员对于多元文化崛起具有探究与独立思考。
个人社交被限制:豆瓣平台的封号屡见不鲜
在豆瓣上,封号似乎成了一个常态,甚至有不少人因为一时强烈的冲动,或者因为豆瓣官方的“审核不通过”,就被在用户使用时间过程中的封号处置囚禁。换句话说,豆瓣想表达的顺位不下,反过来就是:如果你不按照平台的规矩办事,你就会失去活动的权利,你的个人账户和积分就会随之荒芜。
而更让人感到疑惑的是,不少被封号的用户甚至不知道自己的错误在哪里,就被平台直接注销。这让我想起来一个流行词汇:“豆瓣严的像规定必修课的课本,豆瓣宽的像流量电影没有色调和内涵”。在这种认真过滤和群体审查的压力下,碰到一些不合乎豆瓣规范的情况,比如一些政治观点或者些被官方认为不和法、违反公序良俗等粘着标签的话题,用户就会陷入被封号的恐惧之中。
个人阅读习惯受阻:豆瓣的推荐风格局限个人自由观察
豆瓣虽然以推荐作为特点驰骋于社交网络中,但是中国版的豆瓣依然没有较好地满足个体审美的特殊需求,很多时候,推荐和评分体系都加重了网友在“个性化推荐”和“客观评分”的悬殊差异。
豆瓣平台算法的运作方式关注度大,所以豆瓣的推荐是以奖池的方式进行的,通过买大奖和奖牌来鼓励用户为平台贡献信息,但是这种平衡方式已经影响了豆瓣海量资讯的分类和整合,根据奖池推荐的内容,难以满足广大用户的多元化美学兴趣。
我们来看一下,尽管我们的搜索和个人标签已经趋向个性化,豆瓣还是不容易满足用户“对于个性化的追求”。比如,在许多古典名著的书评里,豆瓣管理员可以将豆瓣这个\"文艺社交平台\"上看到的霓虹灯、电影配图和言简意赅的评语,却看不到更专注、更深入的读后感、批评和比喻,其原因是豆瓣自己限定了自己的气质,也具有限制了用户的创造性思考。
拒绝被束缚,见缝就要钻
豆瓣是一个很棒的互联网平台,但是它不能将“处理掉非豆瓣框架内”发言的官方之道变为规范,而是让网友能选择性不受限地标记自己的言论,这不仅符合社区化的常识和文化交流的大家庭,也符合\"世界上除了生命,什么也不重要\"的豆瓣开发初心。
在这里,建议需要两面插针:作家,就恰不恰好的阅读和照料对象,金字塔顶尖质和模糊民间的跑道相错,大家不必刻意地将其视为论坛和微博,也没有必要将其和其他\"专业阅读评论\"的文学站点一概而论,因为豆瓣只是一个更加严谨的文化娱乐共同体。
最后,希望广大网友能够在豆瓣这个海纳百川的平台上,畅所欲言,敢于发声,不被平台的规范限制自己的思考和创意,以独立、开放和多样的眼光去审视这个世界,去阅读、去欣赏和去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