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致曹操的表章摘要:《出师表》——致曹操的表章背景介绍
建安二十年,东汉末年,曹操起兵消灭董卓,从此一路北上,扫平荆州、江东,成为当时的霸主。在接下来的年月里,曹操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开始了
背景介绍
建安二十年,东汉末年,曹操起兵消灭董卓,从此一路北上,扫平荆州、江东,成为当时的霸主。在接下来的年月里,曹操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开始了对西北的平定之战。而此时,他的前途却并不乐观。孙权盘踞着江东,联合刘备对付曹操;同时,诸侯之间又相互攻伐,令曹军颇为疲惫。在此时,曹操便收到了一封表章,这便是我们熟知的《出师表》。
第一部分:表明忠心
《出师表》全文共有十大部分,其中第一部分是对曹操致以最初的问候:“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意思是说,曹操光荣地承袭了先帝的遗志,走了“袭人之路”。他对当时的局势不想掩盖,而是毫不犹豫地把实情告诉曹操。其实,在曹操这位强权面前,许多人都会选择顺从。但他,却不这样做,他赤诚地向曹操表明了自己的忠心和决心。
第二部分:渲染氛围
《出师表》接下来发表了对各路大军的描述,营造出一个紧张、严峻的战争氛围。在这一节中,他用笔力及其浓郁的笔墨,钦佩了将军们的勇气和智慧,他还对部分名将进行了赞美。其目的是让曹操感受到战争紧迫感和危机感,进而激发出治国安邦的信心和决心。
第三部分:表达主张
最后的一部分,是《出师表》的叙事高潮。“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在这样的开头之后,各位读者都会觉得,此人不可能是什么权贵之流。而郭嘉在之后的文字当中,阐述了治国理念、政治主张。他希望曹操可以尽快让各个民族统一,尽快结束战争,将各个地方都支配在统一政府的掌控之中,以此实现国家的大业。这也表明,郭嘉是怀着为国家奉献的心情站出来发表《出师表》的。
结语
《出师表》是中国文化史上脍炙人口的文章。它不仅道出了当时的弊端,还有一些非常实用的治理经验,是一篇值得学习和思考的优秀篇章。而郭嘉,在三英战吕布之后,以精神匮乏而去世。但我们应该将他的卓越思想和言行,存放于心中,永远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