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观潮思古
初一
望海潮
带着一份好奇和敬畏,我来到了大海的岸边。站在高高的礁石上,遥望着那汹涌的潮水,它以一种欲拒还迎的姿态不断的向我涌来,然后急速的退去。那浪花飞溅的瞬
观潮思古
初一
望海潮
带着一份好奇和敬畏,我来到了大海的岸边。站在高高的礁石上,遥望着那汹涌的潮水,它以一种欲拒还迎的姿态不断的向我涌来,然后急速的退去。那浪花飞溅的瞬间,让我想起了唐代诗人孟浩然的《登科后》中的一句“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人生就像这海岸上的一颗石子,面对潮水的涌动,我们时而满怀自豪,时而又充满忧虑。如何才能生生不息,如潮水般奔腾不息呢?
浩浩荡荡,恢弘壮观的大海果真是令人心生敬仰。在那涌动的潮水中,我仿佛看到了无穷无尽的历史,看到了许多历史名人留下的千古传奇。唐传奇的十七日观潮,便是其中之一。
十七日观潮,始于唐代贞观年间。此时已是盛夏时节,太平洋上一片蔚蓝,微风拂面,海浪摇曳生姿。每年正月十五日起,到二月初一,是祭海日。人们认为正月里的海潮积蓄成巨浪,到了二月,天地腾翻,形成巨大的海浪。唐代政府在深圳海岸站有传奇人物宋之问令观测浪高和潮水落差,通过这些数据,预测未来的水利等市政工程。宋之问除了工作,他比较著名的还有作为一名诗人。他的诗作反映他观察大海的人文与自然景观,以及诗人的情感,因而还被后人称为“海上的羊城吟客”。
望海潮,感受大海的巨大和苍茫,了解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动,更展现了人文和自然景观的独特魅力。
初二
兴文化
想到了宋之问,我便不禁想到了唐代盖茨比李白。这位诗仙之所以得如此美名,是因为他生命中那永恒不息的文学创作而闻名于世。古人云:“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意思是说,一篇好的文章,能影响一代人、两代人,甚至几千年后的人们。而李白的诗作,从唐代直到今天,至少有1400年的时间,其影响力仍然存在,我们可以说,这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作为一位诗人,《将进酒》是李白的代表作。诗中李白借喝酒来抒发自身的豪情,也是表达了对文化的热爱。而我在观潮的时候,正常思考着这些诗句:戏鸢孤高,志胜凌云。易水洗尘,冀梵超空。九重城阙,烟尽梯山。开始有所领悟-有文化的人,才能写出优美的诗句。
除了李白,唐代还有许多文化名人,他们流传下来的诗作和文化遗产构成了现今不可忽视的文化底蕴。如唐代的玄奘大师,开创了东传佛法的历史;唐代女诗人蔡邕,被称为“千古第一才女”,写下经典诗作让人心驰神往;唐代的杜甫,则是文学史上的瑰宝,他的诗作表达了对自然和人民的热爱,也表达了对国家和社会的关心和爱护。总而言之,唐代文化是多种多样、底蕴深厚的,至今仍然在文化、政治等多个方面发挥着深远的影响。
初三
珍爱自然
最后,我想说的是珍爱自然。身处在这么美丽而宏伟的自然景象中,我们不禁感慨人类文明在自然力面前是多么的微不足道。何尝不是因为我们人类长期以来的极度妄自尊大,才导致了种种环境问题?
我们可以学习唐代大师,如宋之问看待大海,蔡邕唱响自然之美,杜甫对自然之热爱等等。同时,我们也应该学会做一个有环保意识的人,保护我们的地球和环境。这是我们每一个公众人物的责任。保护我们的环境也是保护我们自己的生命和未来。
十七日观潮,让我看到了人文和自然景观的独特魅力。同时,也让我认识到珍爱自然的重要。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富有环保意识,尊重自然。人,文化和自然应该共存,共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