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端午节与屈原
屈原的典故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据说始于战国时期,最初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屈原是春秋时期楚国的一位大臣,他心系国家,苦思国事,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但是
端午节与屈原
屈原的典故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据说始于战国时期,最初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屈原是春秋时期楚国的一位大臣,他心系国家,苦思国事,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但是被害于政敌而流亡到了江南。据传说,屈原绝望至极,于五月初五这一天跳入了汨罗江中自尽。百姓们听闻这个消息后,纷纷拿出米饭、菖蒲、艾叶等糊成团,投入江中,以示哀思,希望不让他的身体遭受鱼虾之苦。
屈原节日的演变
据说这一历史传统演变成今日的端午节,源于东汉的文学家屈原的《离骚》和《天问》两篇诗,写了大量的祭祀诗歌,其中《天问》所描写和阐述的时间和行为,就非常明显地预示了端午节的历史演变,即传统的“龙舟竞渡”和“粽子”的相关文化。
端午节的庆祝方式
从古至今,端午节已经传承了上千年,早已跨越亚洲并延续至全球各地。在中国,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插艾草、挂菖蒲、佩香囊等丰富的庆祝方式;而在海外华人社区,人们也会举行龙舟比赛、吃肉粽等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常识内容收集于其他平台,若您有更好的常识内容想分享可以联系我们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