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绘情寄墨——论顾恺之画画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
近来,时逢春光明媚,花开燕归之际,笔者再度翻阅了顾恺之先生的绘画集,并被其中一幅画作《五弦图》所吸引。这幅画作跨越千年依旧
绘情寄墨——论顾恺之画画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
近来,时逢春光明媚,花开燕归之际,笔者再度翻阅了顾恺之先生的绘画集,并被其中一幅画作《五弦图》所吸引。这幅画作跨越千年依旧传世,其背后深藏着顾恺之对于时代背景、物理规律、人类情感的精妙诠释。我们今天就来探讨这幅画作及其作者在画画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清明无声的艺术境界
《五弦图》为顾恺之晚年力作,画面以夕阳映照下的长廊为背景,被分割成上下两部分,上方是飞鸟,下方是琴童。顾恺之通过五弦琴与琴童、飞鸟之间的共鸣和互动来表现心灵交流,画面上墨色淋漓,结构简洁,却不失深邃。这幅画在造型上更注重「物在精而神在和」,通过把琴童、鸟的眼神与五弦琴的弦韵融合在一起,达到了生动地表现情感与美感的效果。
然而,这些千载难逢的意境,却并不是说出来就能做出来的。顾恺之本身既是诗人,又是画家,基于其精湛的文学造诣,顾恺之深谙中国传统艺术绘画之中的典雅情致和寄托美好情感的意蕴。因此,顾恺之在描绘琴童、飞鸟和五弦琴的过程中,不单单只是在描绘形态,而是在表达一种「道」的心性,他力求在形神兼备的前提下,恰到好处地表现清明无声的艺术境界。
手挥五弦——再现物理规律
虽然顾恺之对于文学涉猎甚广,但是他的画风却是独具特色的,这跟他精通物理学有很大的关系。《五弦图》中,顾恺之先生在表现琴弦振动的科学过程上,可以说是有着独特的见解。他将琴弦作为画作的核心,通过「五弦」的音符来表现琴童、鸟儿和琴的关系,借此把音乐与绘画这两种艺术形式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其中珠圆玉润的琴弦触感,清晰可见的音符弹动以及舒展自如的音调,都是由顾先生的对物理规律的精确理解而得出的作品。
当然,这并不是说它是一幅机械的作品,而是它在“机械”的表现下呈现了高度的生命力。同样,这也是顾恺之在画画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的同时所面临的困境——在完美地表达物理规律的同时,又要注重生命体的表现,方能更恰当地表达自己思想的深邃。
情感与艺术的张力——画作的独立存在性
意境和物理的精确掌握足以满足很多人对于一幅画的期望,但是这并不足以构成一幅好的作品。因为一幅好的作品,其中所蕴含的才是最关键的。《五弦图》中蕴含的对人类情感的体悟以及对美好向往的诉求,是整幅画作的灵魂所在。在构思画作的过程中,保持对唯美所追求的的特定品质贴切理解,可以帮助我们判断画作的价值所在,并有助于创造出优秀的独立存在性,从而让其更好地触动观者的内心。
顾恺之在画画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时所面临的挑战,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巧妙结合,以及物理规律和情感张力之间的平衡,都成为我们构思一幅优秀画作时需要思考的问题。而幸运的是,这些问题并不是我们在创作中所必须回答,我们只需要通过我们的才情和创意、形式和想象来呈现自己的艺术立意和个性化想象,就可以创造出更多让人们赞赏和传诵的经典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