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打破“至上”的思维: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先驱
第一段:开篇
群体性思维是一种人类漫长生存之路中,历经千锤百炼而形成的认知方式。在这种模式中,社会集体为了达成自身的利益目
打破“至上”的思维: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先驱
第一段:开篇
群体性思维是一种人类漫长生存之路中,历经千锤百炼而形成的认知方式。在这种模式中,社会集体为了达成自身的利益目的,常常沿用某种普遍被认为正确的价值观念,用从众的想法来定义个人、组织或国家的方向,然而这种“至上”思维却经常形成自己的壁垒,容易抹杀其他价值或看法。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儒家思想长期被视作万有的权威,这种独尊儒术的思想模式,却在不少想法自由的思想家中引起了质疑。
第二段:百家争鸣的激荡
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史称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哲学思想、文字、传统文化蓬勃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正是著名的百家争鸣的时代。当时,除了儒家思想以外,还有道家、墨家、名家、法家等思想体系的发展,而以儒家思想领先的时代却是最长的。直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废除百家争鸣的政策,暗示了以儒家为代表的思想文化正处于极度得以发展的时期。
第三段:先驱者出现
公元前4世纪,中国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墨子(Mozi)以“兼爱”为核心思想,全面否定了儒家所谓的“以亲为本、以伦为本、以责为本”等观念,主张直接以爱为本。墨子认为,儒家主张的亲情、义情是以个人为出发点的,而他所提倡的“兼爱”则更强调以广泛、整体性的视角出发,完全打破了百家独尊儒术这种思想模式。
总之,墨家思想的提出是百家争鸣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打破独尊儒家的重要思想力量,这种思想自身也被历代人们所崇尚。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常识内容收集于其他平台,若您有更好的常识内容想分享可以联系我们哦!